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
详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20年《法治蓝皮书:珠海法治发展报告》指出:
2020年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20年《法治蓝皮书》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并发布了《法治蓝皮书:珠海法治发展报告(2020)》。
《珠海法治发展报告(2020)》指出,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第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珠海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在这一历史机遇下,珠海肩负起新时代的新使命,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精准对接国家对港澳发展战略,坚定落实中央有关港澳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提高政治站位,建立起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新格局,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之“中国之治”同频共振,打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营造了与港澳趋同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港澳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横琴自贸区借鉴港澳国际化营商经验,探索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形成与港澳营商环境对接、经济发展协同的合作体系;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珠澳发展极融入国家铁路网,口岸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新模式落地实施;产业深化融合、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发展、粤澳合作产业园、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澳门青年创业谷发展迅速,珠澳社会民生领域紧密合作,市民待遇、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港澳人才发展支持计划、港澳人员子女内地入学、澳门医师内地执业等民生便利措施相继出台,生机勃勃的珠澳合作充分显现了“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2019年,珠海呈现了一份满意的法治答卷。
《珠海法治发展报告(2020)》指出,2019年,珠海法治建设呈现以下特点:
法治珠海建设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珠海市委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全面健全党领导法治建设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市的领导,法治珠海建设提质加速。市委在法治珠海建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安排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以法治引领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珠海紧邻澳门,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湾区第二梯队的城市,一直将法治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以法治护航改革探索,开展社会建设法制化的顶层设计,致力于形成高效的政务环境、有序的市场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昔日边陲小镇如今已是一座环境优美、绿色低碳的文明之城,“法治珠海”的理念正不断深入人心,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逐渐成为市民们的自觉习惯。
社会治理融入港澳元素开创新格局。珠海坚持以法治搭建社会治理创新平台,提出“基层党建、民本理念、法治思维、社会组织、现代科技”的社会治理“五个要素”,发布“平安+”市域社会治理指数,确保社会治理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更多的融入港澳元素,打造趋同港澳的法制氛围,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对接港澳共享共通,与港澳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法治实践开启了法治珠海建设的新篇章。
积极探索新时代司法治理的珠海实践。珠海致力于深化对“大司法”概念下司法主体及其社会功能的认识,积极探索新时代司法治理的珠海实践,推动新时代司法治理工作理念、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逐步探索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区位特点、珠海特色的司法治理模式,把司法治理贯穿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2020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珠海将立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新定位,积能蓄势,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为“中国之治”贡献珠海力量。
原文参见《2019年珠海法治发展与2020年展望》,(执笔人:王祎茗,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元,珠海市公安局法制支队一大队四级警长;陈晖,法学博士、副教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法治蓝皮书公众号